關于申報2022年度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的通知
各部門、各單位:
為提升教師科研創新意識和競爭實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加快內涵建設,根據《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決定開展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立項數量和團隊類別
(一)首批立項建設校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2-3個,并給予一定的配套經費。立項建設培育團隊若干。
(二)科技創新團隊主要分為三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自然科學研究創新團隊、科技服務創新團隊。
二、申報要求
科技創新團隊是由帶頭人、科研骨干、青年骨干組成的優秀研究群體。團隊建設實行帶頭人負責制。有關申報要求如下:
(一)每位團隊帶頭人或成員本次只能參與1個創新團隊申報。
(二)每個二級學院只申報1個團隊。
(三)項目負責人要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凡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查實后,取消個人本次申報資格。
三、申報條件
提出申請的科技創新團隊應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團隊應圍繞 1-2個相對穩定、相互關聯的基礎(理論)研究或應用(實踐)研究方向進行建設,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團隊要制定相應的研究發展規劃,包括研究目標、建設計劃和預期成果、成效。
(一)團隊帶頭人
團隊帶頭人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且在校工作時間不少于3年;中級職稱人員可憑本專業領域的2名高級職稱人員推薦意見提出申請,且在校工作時間不少于5年。
1.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以上;或主編出版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國家規劃教材1部以上;或發表不少于2篇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均為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且橫向課題到賬經費累計3萬元以上。
2.自然科學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省級自然科學研究課題1項以上;或主編出版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國家規劃教材1部以上;或發表不少于2篇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均為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且橫向課題到賬經費累計5萬元以上。
3.科技服務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承擔過橫向科研課題到賬經費累計8萬元以上;或主持承擔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主持承擔企業技術改進1項,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撰寫研究報告得到市廳級政府部門采納1次;或取得發明專利1項以上。
(二)團隊成員
團隊成員一般由 5-8人組成(鼓勵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團隊,須校內人員不少于70%),結構和職稱比例合理。核心成員應具有較強的獨立開展研究和技術服務的能力,團隊成員之間要有專業互補性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礎,提倡專業(群)交叉。團隊成員近三年內要有一定的相關科研成果。
四、團隊考核
(一)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期為4年,原則上不延長建設周期。學校對團隊建設開展中期考核和期滿驗收工作?萍紕撔聢F隊根據既定《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任務書》的建設計劃開展研究,團隊每年至少要召開二次建設任務推進會議。
(二)團隊立項建設滿2年時學校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時,團隊應完成《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分類驗收指標體系》(附件2)規定任務的 40%以上,并提交《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中期考核評審表》(附件4)。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團隊應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整改期為1年,整改方案經專家評估認為確實不能完成建設任務的團隊作撤銷處理。
(三)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期滿后進行驗收。團隊應提交《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驗收總結》(附件5),由科研處負責組織驗收工作。團隊驗收結果依據《驗收指標體系》(附件2)所得分數分為優秀(90分以上)、合格(61-8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三個等次。
(四)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應圍繞既定研究方向,完成的論文、課題、獲獎、專利、專著或作品等研究成果應以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并標注基金項目“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
五、經費資助與管理
(一)學校為校級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團隊提供配套經費,經費使用須嚴格執行學校相關財務規定。
(二)配套經費撥付方式:團隊獲準立項時撥付20%;中期考核通過后撥付40%,中期未通過考核被撤銷的團隊,學校不再撥付剩余研究經費,并酌情追回已資助經費。期滿驗收等次為優秀的,撥付40%;驗收合格的,撥付20%;驗收不合格的,停止撥付后續經費,并酌情追回已撥付經費。
六、申報與審批程序
2022年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分為各部門申報、專家評審、校內公示等程序,具體安排如下:

七、材料提交
各單位(部門)的《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任務書》(附件3)和申報匯總表(附件6)的電子版打包發至2754082153@qq.com(或企業微信發至何小莉老師),郵件命名:部門+2022年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截止時間10月29日。申報匯總表(紙質蓋部門公章)由各單位(部門)負責收集匯總后,于10月30日前交行政樓304室。
聯系人:何小莉;聯系電話:3256803,15220646902。
為提升教師科研創新意識和競爭實力,增強團隊協作能力,加快內涵建設,根據《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管理辦法》,決定開展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工作,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立項數量和團隊類別
(一)首批立項建設校級重點科技創新團隊2-3個,并給予一定的配套經費。立項建設培育團隊若干。
(二)科技創新團隊主要分為三類: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自然科學研究創新團隊、科技服務創新團隊。
二、申報要求
科技創新團隊是由帶頭人、科研骨干、青年骨干組成的優秀研究群體。團隊建設實行帶頭人負責制。有關申報要求如下:
(一)每位團隊帶頭人或成員本次只能參與1個創新團隊申報。
(二)每個二級學院只申報1個團隊。
(三)項目負責人要如實填寫申報材料,并保證沒有知識產權爭議。凡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并查實后,取消個人本次申報資格。
三、申報條件
提出申請的科技創新團隊應有明確的研究方向。團隊應圍繞 1-2個相對穩定、相互關聯的基礎(理論)研究或應用(實踐)研究方向進行建設,有明確的發展規劃。團隊要制定相應的研究發展規劃,包括研究目標、建設計劃和預期成果、成效。
(一)團隊帶頭人
團隊帶頭人應具有副高級以上職稱或博士學位,且在校工作時間不少于3年;中級職稱人員可憑本專業領域的2名高級職稱人員推薦意見提出申請,且在校工作時間不少于5年。
1.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省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課題1項以上;或主編出版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國家規劃教材1部以上;或發表不少于2篇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均為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且橫向課題到賬經費累計3萬元以上。
2.自然科學研究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省級自然科學研究課題1項以上;或主編出版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國家規劃教材1部以上;或發表不少于2篇與團隊研究方向(領域)一致的高水平學術論文(均為獨立作者或第一作者),且橫向課題到賬經費累計5萬元以上。
3.科技服務創新團隊帶頭人:近5年內,主持承擔過橫向科研課題到賬經費累計8萬元以上;或主持承擔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主持承擔企業技術改進1項,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為企業提供技術咨詢、服務,并產生經濟效益5萬元以上;或撰寫研究報告得到市廳級政府部門采納1次;或取得發明專利1項以上。
(二)團隊成員
團隊成員一般由 5-8人組成(鼓勵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建團隊,須校內人員不少于70%),結構和職稱比例合理。核心成員應具有較強的獨立開展研究和技術服務的能力,團隊成員之間要有專業互補性和良好的科研合作基礎,提倡專業(群)交叉。團隊成員近三年內要有一定的相關科研成果。
四、團隊考核
(一)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期為4年,原則上不延長建設周期。學校對團隊建設開展中期考核和期滿驗收工作?萍紕撔聢F隊根據既定《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任務書》的建設計劃開展研究,團隊每年至少要召開二次建設任務推進會議。
(二)團隊立項建設滿2年時學校進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時,團隊應完成《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分類驗收指標體系》(附件2)規定任務的 40%以上,并提交《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中期考核評審表》(附件4)。中期考核不合格的團隊應制定整改方案,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整改期為1年,整改方案經專家評估認為確實不能完成建設任務的團隊作撤銷處理。
(三)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期滿后進行驗收。團隊應提交《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驗收總結》(附件5),由科研處負責組織驗收工作。團隊驗收結果依據《驗收指標體系》(附件2)所得分數分為優秀(90分以上)、合格(61-89分)、不合格(60分以下)三個等次。
(四)團隊取得的科研成果應圍繞既定研究方向,完成的論文、課題、獲獎、專利、專著或作品等研究成果應以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為第一完成單位,并標注基金項目“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
五、經費資助與管理
(一)學校為校級重點建設科技創新團隊提供配套經費,經費使用須嚴格執行學校相關財務規定。
(二)配套經費撥付方式:團隊獲準立項時撥付20%;中期考核通過后撥付40%,中期未通過考核被撤銷的團隊,學校不再撥付剩余研究經費,并酌情追回已資助經費。期滿驗收等次為優秀的,撥付40%;驗收合格的,撥付20%;驗收不合格的,停止撥付后續經費,并酌情追回已撥付經費。
六、申報與審批程序
2022年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分為各部門申報、專家評審、校內公示等程序,具體安排如下:

七、材料提交
各單位(部門)的《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科技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任務書》(附件3)和申報匯總表(附件6)的電子版打包發至2754082153@qq.com(或企業微信發至何小莉老師),郵件命名:部門+2022年校級科技創新團隊申報,截止時間10月29日。申報匯總表(紙質蓋部門公章)由各單位(部門)負責收集匯總后,于10月30日前交行政樓304室。
聯系人:何小莉;聯系電話:3256803,15220646902。
點擊數: 【收藏本頁】
- 上一篇: 關于征集2022年嶺南學術論壇“紅色文化在廣東實踐中的傳承與發展”專題論文的通知
-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