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公開Disclosure
您的當前位置: 首頁 > 公共藝術課程美育年度發展報告
公共藝術課程美育年度發展報告
一、 背景
十四五規劃綱要實施以來,中國職業教育體系不斷完善,辦學模式不斷創新,美育給我們學校的公共藝術教育帶來了新的契機。在學校黨委以及有關主管部門的關心和支持下,面向全校學生,通過多種途徑,采取各種措施,積極開展公共藝術教育工作,不斷更新教師們的藝術教育觀念,努力提高藝術教育工作的管理水平和教學水平,把公共藝術教育滲透于學校教育的各個領域,使藝術教育工作真正落到了實處,培養了學生在藝術方面的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創造能力,提高學生的審美素質和藝術修養。
二、做法
(一)以美鑄魂:課堂教學融入美育思政、課程美育
1.美育小組牽頭,推進公共藝術課師資隊伍的建設
我校始終關注公共藝術教育,并響應教育部相關文件號召。結合實際,我校成立了美育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美育辦公室,組建了專任公共藝術教師團隊,該團隊包含了書法、國畫、合唱、舞蹈和音樂的藝術專業專任教師,以此大力提升公共藝術課的教學質量。
2.打造思政引領、立德樹人的公共藝術課程 育人之本,在于立德鑄魂。公共藝術課程人才培養是藝術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我校在書法、國畫、合唱、舞蹈和葫蘆絲等公共藝術課程教學內容設置上,將立德樹人做教學的核心內容。結合學校特色和專業建設,創新課程內容,在藝術實踐和鑒賞的同時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教學效果。開展課堂教學改革,從單一鑒賞課,變以實踐和體驗為中心的教學課堂,如在書法課的公共藝術課上,師生共同擬定了一個教學目標為百個獎項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慶賀,學生上課積極性強,認真完成每一份作品,該教學目標在2021年已完成。
3.完善公共藝術課程考核評價體系
我校根據文件精神和公共藝術課程內容設置,進一步完善公共藝術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推出過程性評價和實踐評價和集體性創作評價的評價體系。實踐評價指的是“1+1”即1年藝術課程學習和1年參與藝術社團的評價;集體創作性評價指的是以班內小組為單位,完成藝術作品如合唱、舞蹈和葫蘆絲等編排,作為學生學習成果。在學分總量不變的條件下, “藝術課程”與“藝術社團、藝術作品”的考核機制,作為教學評價和學分認定的主要依據。這樣的培養機制,有利于實現藝術課程的普及性和落實《總體方案》中“高校將公共藝術課程與藝術實踐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要求。
(二)以美育才:打造繽紛藝術社團,搭建藝術實踐平臺
1.藝術專業教師領銜,按“一團一教師”的原則打造繽紛社團
藝術的學習重在實踐。我校將全校性公共選修藝術類課程與社團活動聯系起來,并鼓勵課程教師按“一團一教師”的原則,擔任相關社團指導教師,很好地將教書與育人巧妙地結合,將課內與課外緊密相結合,開設社團有詩社“鳴”社、宇翔文學社、奇晨書畫社、校合唱團、校舞蹈社團、葫蘆絲社團等,依托藝術教育課程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社團活動中,發揮其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思想引領的作用。以此創新藝術教育方法和手段,增強美育育人的效果。
2.以藝術活動建設為驅動力,搭建師生才藝展演平臺
藝術實踐除了 “感受美”和“鑒賞美”,還需要 “表現美”和“創造美”。因此,我校為了帶動藝術實踐,利用藝術講座、展演等開展藝術實踐與活動的第二課堂。教師結合藝術社團,組建學生參賽團隊,如合唱團、舞蹈隊、葫蘆絲團隊等,鼓勵學生團隊參與校園文藝活動、觀摩校內外藝術表演等藝術實踐活動,這樣就建立起藝術人才培養的滾動效應與參賽團隊建設的長效機制。
(三)知行共育:實行“引進來”與“送出去”的方式,拓寬課程交流渠道和美育平臺
我校積極探索創造具有區域特征、校園特色和學生特點的美育活動形式,引進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如藝術名家和名師進行講學,優秀作品展覽進校園等藝術實踐活動,對學生進行藝術熏陶,增進校園藝術氛圍,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我校還注重社團優秀節目對外輸,如藝術專業的畢業展演、社團演出、師生藝術作品展等藝術展演活動拓展到社會的大舞臺,擴大學校影響力。
三、成效
(一)育人效果
1.課堂教學發揮美育育人功效
公共藝術課程教師開展全校性藝術課,其實就是一個跨領域學習學科,教師在課程教學中能在課堂教學中播下美育的種子,激發學生學習藝術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藝術的審美能力,提高其藝術的鑒賞水平,發揮公共藝術教育“潤物無聲”的育人功效。
2.實踐活動提高美育成效,彰顯美育活力
公共藝術課程教師通過課程教學挖掘有才華、有能力的學生組成學生藝術社團,有利于學生結合學習和實踐,激發創新思維,培養創造能力和提高藝術修養,也有利于教師把教學延伸到課堂之外,實現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美育工作 “雙贏”模式。
3.師生競賽培養藝術骨干
公共藝術課程通過課堂教學延伸到藝術社團培訓、舞臺表演和藝術展覽等實踐活動,再推薦師生競賽,使我校使藝術師資隊伍建設得到加強,為我校培養了師生藝術骨干。
(二)美育教育結碩果
1.2021年9月,我校在全省高校藝術作品征集展演活動中喜獲7個獎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涵蓋微電影、聲樂、繪畫、書法等四類。
2.2021年9月,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東省民辦教育協會面向全省民辦學校教職工舉辦了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書畫作品展覽(首屆廣東省民辦學校書畫展),我校共有8份作品入圍優秀作品,涵蓋書法、版畫、漫畫、速寫、油畫、國畫等。
3.2022年2月,我校在廣東省首屆美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獲8個獎項,其中二等獎4項,三等獎4項。
4.2O22年3月,我校在廣東省教育廳主辦的美育浸潤行動計劃主題曲征集活動中,由李嫻老師填詞、宋然老師譜曲、演唱的歌曲《守夢》榮獲二等獎,實現我校在原創歌曲賽項中全新的突破。
5.2022年3月,我校胡麗麗老師喜獲第四屆粵港澳大灣區高校美術與設計作品展暨第六屆廣東省高校設計作品學院獎雙年展視覺類優秀獎
6.2022年7月,在笫十六屆廣東大學生校園文體藝術季活動競賽中,我校奇晨書畫社學生在書畫藝術作品大賽中喜獲8個獎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4項,優秀獎2項。
7.2010年到2022年期間,奇晨書畫社在方凡、羅宇、葉觀河等老師的指導下,組織學生參加上級教育主管部門組織的書畫比賽共獲得119個獎項,實現了百個獎項向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慶賀的目標。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
2022年4月22日